教育聚光

【教育聚光】#1 關於親子教養關係的思考

Spread the love

掌握一切,這樣可不可以?

大家都說世代差異是必然的,但是,隨著社會中的期待,也許有時候我們迷失其中卻不自知。親子間緊密共處,我們該如何看待這種關係?

從稚嫩的生命,父母需要控制與安排,讓事情在軌道上。從怎麼吃、怎麼睡、怎麼安全的活下來,都是包辦的範圍。回想起如何養大一個嬰孩,戰戰兢兢深怕自己犯錯,腦中計算著最多的考量,哪有可能「讓他嘗試」,畢竟那個對象是個幾乎無法自己行為的狀態。可是,孩子會長大,他逐漸的,開始擺脫控制、超越框架,這時候,父母有可能在無意識之下,仍然想要孩子受到控制,因為,一直以來不就是這樣嗎?——「孩子必須要在控制下才會安全。」

你的答案是?親子關係的各種樣貌

身在教育現場,有種切換的視角,自己正在經歷養育孩子的過程,但也看到孩子在長大以後,形成的各種模樣,接著,回溯對照,打開了開關,教師與父母的角色疊合在一起,帶出了某些意識。最明顯的發現便是親子關係確實影響孩子甚巨!這段關係,無可取代,亦連結人生長的走向。但究竟怎麼樣叫做「對孩子最好」?這個答案,我看見了很多種樣貌。

其中兩種極端最為明顯,都有些值得討論的問題。

從嬰兒照顧、幼兒園⋯⋯所有都要給孩子最好的!在媽媽友圈子裡,有些媽媽社經背景不錯,自小就打算雙語幼兒園、上滿才藝課,很用心且用力的帶著孩子去接觸這一切。但這些教養腳本的背後,有可能產生「非預期效果」。在《拚教養》裡提到:「父母為孩子精心打點、極大程度的介入並規畫出孩子的學習日常,孩子卻可能非預期的陷入時間貧窮,整天在家庭、學校、補習班、才藝活動間趕場,並且過度依賴,少了父母便喪失行動方向。」於是,會看到孩子只要空閒下來就只能發呆,或是問:「可以給我事情做嗎?」看似教育富足的背後,卻是無行為能力之隱憂。也還有可能是:「好吧,我不想要了」、「反正不干我的事」,置身事外的狀態。甚或是「動口不動手」——用力地批判,卻不動手參與。

小孩自己會長大,我不需要管太多。對此,孩子們很早就需要練習做決定、自己處理各種事情,一則獨立自主,認為只能靠自己,所以不依賴、很堅強;一則持續軟爛,反正也不會有人管,故無所謂,甚至挫折後一蹶不振。不能說父母有錯,但如此的家庭教養模式,有可能屬於下列兩種:

  • 包容放任型:父母提供的情感回應多過於行為要求,給予孩子相當大的自主性;即使孩子的表現較不成熟,此類型父母也不會太在意。並且他們認為沒有必要去干預或質疑孩子的行為。
  • 淡漠忽視型:父母既不要求也不給予情感回應。他們不具結構特質、無心督導,同時也不支持孩子,此類型父母明顯的表現出拒絕或全然忽視養育子女的責任。

關於教養模式,引用自:〈從4種教養模式,了解自己可能成為什麼類型的父母〉

從身邊的小事開始讓孩子練習,才有長大的機會

親子天下曾經做過「新世代父母大調查」,教養沒有標準答案,但樂見大家更有意識地思考自己想要的親子關係是什麼模樣。還記得女兒從不同的嘗試中,完成了很多事情,包含學會咀嚼、拿取、走路、自理⋯⋯即使極其微小,累積出長大的狀態。

對我來說,能夠給予彼此空間,並且理解對方,一點一點拉開可能性,明白「我們都很重要」,有時會意外的發現,我們都能用自己的方式成長和獲得滿足。

本文圖片取自取自istock